选 单位|包装 | 货号 | 价格 | 库存 |
---|---|---|---|
125克茶、小泡装 | 野观音125克小泡 | ¥250 | 225 |
250克茶、 礼盒装 | 野观音250克礼盒 | ¥550 | 90 |
2泡茶样 | 野观音2泡茶样 | ¥45 | 274 |
回归自然野放,是我们对于高端茶种的基本看法。
但是纯野放的茶,普遍会存在缺肥力的问题,根本长不好,于是我们仅给它施用发酵后的黄豆粕和羊粪作为有机肥。
此款野放观音的茶园,经过七八年的休园,21年时采一次,又休两年,今年又采了一次。
制作工艺方面,我们感觉现在的安溪正炒工艺偏绿偏烈,不够耐喝;而传统工艺又会失去鲜爽度。
我们想要制作更耐喝的茶品,就是久喝而不腻。
——经过迭代,我们今年按台湾木栅观音的工艺进行调整。
慢速的做青,如手工操作一般,均匀的红边,走水无比通透。
春季新茶,保持清香原味,于是展现出奇特的风貌,令人印象深刻:
干茶带有独特的豆香和木质香,豆香来自于土壤中的豆粕,木质香是因为茶树已老;与大家所接触的任何乌龙均不相同。
茶汤金黄透亮,表面油光;入口又鲜爽逼人,汤厚且稠如米汤 ——整体感觉,就像是发酵度提升、滋味更厚实的大禹岭茶一般。
须臾,口中回甘起、强且持久。
耐力超强,可达十水,叶底柔软舒展;
且浮现出自然的清爽之香,带有微微的木质感与豆香;
冲泡注意:内质丰厚,前三水可不坐杯,浓度已颇足;
但是纯野放的茶,普遍会存在缺肥力的问题,根本长不好,于是我们仅给它施用发酵后的黄豆粕和羊粪作为有机肥。
此款野放观音的茶园,经过七八年的休园,21年时采一次,又休两年,今年又采了一次。
制作工艺方面,我们感觉现在的安溪正炒工艺偏绿偏烈,不够耐喝;而传统工艺又会失去鲜爽度。
我们想要制作更耐喝的茶品,就是久喝而不腻。
——经过迭代,我们今年按台湾木栅观音的工艺进行调整。
慢速的做青,如手工操作一般,均匀的红边,走水无比通透。
春季新茶,保持清香原味,于是展现出奇特的风貌,令人印象深刻:
干茶带有独特的豆香和木质香,豆香来自于土壤中的豆粕,木质香是因为茶树已老;与大家所接触的任何乌龙均不相同。
茶汤金黄透亮,表面油光;入口又鲜爽逼人,汤厚且稠如米汤 ——整体感觉,就像是发酵度提升、滋味更厚实的大禹岭茶一般。
须臾,口中回甘起、强且持久。
耐力超强,可达十水,叶底柔软舒展;
且浮现出自然的清爽之香,带有微微的木质感与豆香;
冲泡注意:内质丰厚,前三水可不坐杯,浓度已颇足;
因我们将对此工艺进行迭代,需收集尽可能多的反馈样本,所以临时决定以特价的方式进行推广:
限期推广特价:350元/500克
来自: 18-10-25 16:18
咨询内容:小浓香和正韵系列制作工艺有什么区别?
摇清程度更高一点,茶汤较软,风格柔和一些;整体还是同一体系。 18-10-25 16:54
来自: 16-05-14 23:41
咨询内容:炭焙的是16 还是15的?可以买15的吗?
炭焙的都是15的,16的至少要7月份才会推出。目前15的褪火完毕、状态理想 16-05-14 23:49
来自: 16-05-14 22:24
咨询内容:这个跟上年春的风格是不是一样的?
没错,都未加闷焙,保持清香原味的特征。 16-05-14 23:01
来自: 16-05-07 07:02
咨询内容:欧大,请问传统春茶计划什么时候上架呢?
谢谢
今天是最后一天制作了,再精选一下,预计还需要5天-一周的样子,今年传统照例不错,发酵度高 16-05-07 08:49
来自: 15-11-06 05:56
咨询内容:请问正韵系列什么时候会上架完毕呢? 谢谢
刚刚上架完毕,由奇兰、正韵1000、正韵朝露三款茶构成 15-11-06 10:52
来自: 15-11-05 16:03
咨询内容:请问春正韵1000是下架了吗?能否对比下春秋两款?因为我刚试过春,很中意,结果上来找不到了。多谢哈!
春已经下架了,只有秋茶目前。秋茶相比春茶,多了个木炭低温闷焙的工序,完全和70年代相同。 15-11-05 16:49
来自: 15-10-06 15:24
咨询内容:这款传统观音和正炒观音在工艺和风格上有哪些区别啊
区别很大的,正炒是仿传统工艺,发酵度比消青的高,但比传统的低了不少。味道来说,传统观音醇厚回甘强烈,正炒则是偏清淡清香隽永的路子。 15-10-06 16:03
来自: 15-06-17 18:15
咨询内容:请问欧大,这款是2015年新上架的春茶对吧?
是的,这款茶做得不多,以颗粒型正韵为主。 15-06-17 18:19
来自: 15-05-10 19:11
咨询内容:现在的正韵都是15年的春茶吗
是的,目前都是15年的春茶了,可以下单 15-05-10 19:23
来自: 14-11-18 11:10
咨询内容:请问 2014秋季的正韵1号和正韵2号分别来自哪个茶园 谢谢
都来自于清韵自家的茶园,不过两个区块不同,1号的海拔大约850米,茶树是60年代种下,虽然修剪低矮、但根部未动过。2号海拔780米左右,茶树为98年种下的,2号性价比很高。 14-11-18 11:30